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为了持续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强化旅游应急救援服务,有条件的旅游区(点)应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应急救护一体机等急救设施设备,将急救知识教育纳入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内容。
《通知》原文重点
《通知》在主要任务“强化旅游应急救援服务”中指出:
加强旅游应急救援机制建设。
优化旅游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布局。推动在游客集中的旅游区(点)设置医疗救助站、急救点,有条件的地方配备急救箱、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应急救护一体机等急救设备设施。指导A级旅游景区就近与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定向协作救援机制,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能力。
增强旅游应急救援的社会参与。支持各地广泛开展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将旅游安全与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旅游职业教育和旅游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内容,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救助技能。
在游客集中的旅游区(点)设置医疗救助站、急救点,并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设施,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障游客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
景区加强院前急救能力意义何在?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复苏,旅游人次实现显著增长。2024年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数达14.19亿人次,同比增长16.7%。重要节日如春节、清明、五一及端午期间,全国出游人数再创新高。
许多景区占地面积广,且在节假日和旅游高峰期,游客数量急剧增加,加上暑期出游处于高温天气,很容易引发各种紧急情况,如心脏骤停等。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我国每年有约超过百万人死于心脏骤停,其中90%发生在院外,而很多景区一般都是在远离市中心和医院的区域,一旦发生意外,在没有急救设施的情况下,悲剧时常上演。
2024年7月,天台雷峰激情谷漂流景区一游客突发心脏骤停,景区工作人员使用附近的AED及时挽回了游客的生命;
2024年4月,在黄山风景区玉屏索道上站平台,玉屏索道公司员工与玉屏片区医务室医生汪知洋接力施救,抓住黄金救援时间,成功复苏一名72岁女性心脏骤停游客;
2024年2月,一名90多岁的老人突然在衢州市衢江区药王山景区聚缘山庄民宿门口晕倒,经游客中心的AED救治之后顺利送医。
2022年12月,一名老年游客在白云山景区突然晕倒心脏骤停。景区民警和工作人员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并取来景区配备的AED,几分钟后,老人恢复了自主呼吸。
通过一系列发生在景区的突发事件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在紧急情况发生时,配备AED的景点成功挽回患者生命的几率要比没有急救设施的场所大得多。因此,在景区内配置AED可以在等待急救车到来之前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救援,争取宝贵的“黄金4分钟”。
携手助力景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随着旅游业的强劲复苏,旅游景区在配套急救设施上的优化升级也迈入了快车道。各大旅游胜地积极响应国家强化公共急救能力的战略部署,纷纷将AED的广泛普及与应急救援体系的健全完善视为景区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的旅游环境,让每一位游客都能享受到无忧的旅程。
威泓医疗作为“互联网+医疗急救”整体解决方案的先行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目前,公司自主生产研发的应急救护站(AED)以及智能管理平台已在广东、贵州、河南等多个景区落地使用。
在游客集中的旅游区(点)设置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设施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障游客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接下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深入实施,威泓医疗将继续奉献力量,致力于将应急救护站(AED)以及智能管理平台深度融入每一片旅游景区,构筑起安全无忧的旅行防护网。